和每一位大学校园里的门卫阿姨一样,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保安袁素琴的本职工作,是扮演好“幕后”角色。
她总是在早上6点起床,赶在学生上课前,将负责的三层楼打扫一遍。水电设备要报修、进出人员要登记、晚上9点半提醒学生离场关灯,深夜偶尔还要给忘拿书包的同学开个门。
不过,刚刚过完60岁生日的袁阿姨,同样梦想着走上舞台,走到聚光灯下,和那些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一起,跳一段迈克尔·杰克逊的“太空步”。
在纺织机伴奏下的歌舞爱好
这些日子,因为在学院里长期“偷师学艺”被发现,这位保安阿姨一时成了网络红人,也让校园里越来越多年轻的大学生开始思考“艺术与人生”。
“爷爷是唱湖北大鼓的,我从小就爱舞蹈、爱音乐。”1977年,初中毕业的袁素琴来到武汉的一家织布厂上班。织布机轰隆隆响,袁素琴就在旁边放声唱。
她并不识谱,却将《沙家浜》的大段唱词印在脑子里,即使时隔40年也能张口就来。看了楚剧表演,她一遍遍回忆着演员的一招一式,模仿自学。
没有老师指导,就反复背诵,直到滚瓜烂熟;没有舞蹈道具,就扯下车间里两块废弃的布条当“水袖”。车间里,她的歌声常常盖过聒噪刺耳的机器轰鸣。
就这样唱着、跳着,袁素琴走过岁月。
丈夫的意外离世,让袁素琴一度消沉。2021年退休后,小孙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,袁素琴也试图走出来。恰好有熟人告诉她,华师的音乐学院正在招保安。
“一提到音乐学院,我就精神起来了,工资待遇什么的,倒没想太多。”在袁素琴看来,到音乐学院当保安,是一件幸福的差事,能和音乐学院的师生打交道,可以学到更多。
袁素琴主要负责七楼、八楼、九楼,这3层正好是舞蹈生和音乐生的练习室和教室。工作闲暇时,她喜欢坐在值班室,凝神静听教室里传来的一阵阵音乐,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。
学院大厅里有一架钢琴,初见时,袁素琴眼里一下子闪起了光。为了不打扰学生上课,她总要等到晚上9点多,或是周末人少时,才会坐下来弹一会儿琴。
袁素琴此前从未摸过钢琴,更不懂乐理知识,起初就用一张张纸条贴在琴键上,写上“1、2、3、4、5”,表示“do、re、mi、fa、sol”。有一次,一位路过的老师看到袁阿姨练得认真,还特意坐下来,手把手教她正确的弹琴姿势。
刚刚过去的寒假,袁素琴值班期间,几乎每天都练一两个小时,还用18天弹会了第一首曲子《绒花》。
“世上有朵美丽的花,那是青春吐芳华……”袁素琴边弹边唱,虽然并不熟练,也没有“学院派”的技巧,可当一个个略显笨拙的音符从厚重有力的指尖流出,来往的学生不禁驻足。
袁素琴还常常在走廊里“偷师学艺”。
来到舞蹈教室外,个子不高的袁素琴稍稍踮起脚,透过未关的窗户和窗帘的缝隙,可以“偷看”到舞蹈系学生的翩翩身姿。袁素琴默默记下她们的起承转合、一颦一笑,然后在脑海中不断重演。
学生下课后,她负责打扫教室,面对练功镜,她还会偷偷模仿学生练习的动作,按捺不住心中的欢喜。
在音乐学院两年,靠着从门缝里“学”来的一点知识,袁素琴知道了如何练声、如何正确发音,还认识了许多从未接触过的乐器。
对艺术纯粹的热爱感染舞蹈学生
一个多月前,舞蹈专业大二学生蒋芳明,为了准备开学初的舞蹈考试,提前几天到校练习。当她一个人对着练功镜打磨动作时,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“姑娘,我能和你一起跳舞吗?我最喜欢《北风那个吹》”。
虽然从未接触过这支舞,怕自己跳不好,可看着袁阿姨真挚的目光,蒋芳明应了下来。
蒋芳明一下子觉得角色“反转”了——一个专业舞者担心自己不会跳,一个“业余”舞者却享受其中。
“北风那个吹,雪花那个飘……”就这样,60岁的袁素琴和她的00后“舞伴”和歌起舞。
透过镜子,蒋芳明感叹于袁素琴的每个身段,虽没有年轻人纤细柔软,却质朴与自在。就像是酝酿已久后的灵光一现,蒋芳明突然意识到,表达自己才是舞蹈的内核。“专业学生往往过于强调技巧,从袁阿姨身上,我学到了更宝贵的东西”。
一曲舞罢,袁素琴拍着肚子笑道:“年纪大了,肚子是减不下去了,很多动作也没法做得标准。可我觉得,跳舞时的自己就是最美丽的。”
蒋芳明在聊天中得知,袁阿姨对音乐有一种“纯粹的热爱”。
寒假值班时,袁素琴一个人把音乐楼里所有的教室拖了一遍又一遍,还把学生留在舞蹈房里的衣服鞋袜全部洗干净、叠整齐、放回原位。舞蹈房破损的垫子,她也一个个缝好。
慢慢地,袁素琴与这里的师生“混熟”了。每次上课前,总有一些学生透过值班室的窗户朝她招招手、问声好。晚上清场时,袁素琴则会用戴戒指的手指轻轻敲击房门,微笑着透过玻璃冲学生比一个“ok”的手势,“这是我和孩子们的约定,一做这个手势就表示该离开了,戒指就是敲门用的。”
被袁素琴敲过门的练习室里,学生都会自觉收拾起书包,回应一声“好的,袁阿姨”“袁阿姨辛苦了”。
她总是抓住机会就向专业老师请教。“有一次我去向院里的声乐教授周希正老师请教,周老师听完我唱的《英雄赞歌》后说,我的发音方式不对,应该放松喉头,用横膈膜去唱。”反复练习后,袁素琴发现自己唱起歌来果然轻松了许多,“全民k歌”软件上的成绩还能稳定在“sss”(最高等级),是好友圈的第一名。
爱艺术,像“女土匪”一样不管不顾
袁素琴甚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短视频账号,以及那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网名——“女土匪”。
她常常将自己跳舞的视频传到网上,除了收获点赞,也不乏一些质疑,“跳得好难看啊”“年纪这么大了”……她说,自己乐于接受善意的批评,但对那些无端的指责,她一笑了之,“我跳舞就是在跳自己的灵魂、自己的人生,不会在意别人怎么说。”
这几天,袁阿姨“偷师”学舞的视频在网上“火”了。许多学生特意前来问候,还有学生主动提出教她弹钢琴。袁素琴很是感激,她享受与年轻人相处的感觉,“和年轻人在一起,我也不再是‘老太婆’了。”
袁素琴告诉记者,学会弹钢琴后,接下来还有两个“小目标”——想学古筝,还有就是把自己一直喜欢的“杰克逊的太空步”练一练。
袁阿姨“偷师”的故事在院里传开后,音乐学院舞蹈系大二学生余江蕾感慨颇多。
在网上,余江蕾也经常看见很多同学因为种种原因,无法继续坚持自己的热爱,甚至身边就有过许多半途而废的例子。就是她自己,平时练习的时间久了,也会抱怨太累、太痛,但是看完阿姨年轻时在织布厂的经历之后,她常常反思:“难道我现在的条件能有阿姨那个时候差吗?阿姨都能坚持下来,用自己的方式坚持着内心的那束光,我为啥不能。”
“我觉得她也是我们的榜样,因为她将平凡的日子过得不平凡”。罗章红还记得有一次自己从袁阿姨身旁走过,她微笑着主动打招呼,让她那天的心情从“阴天”变为“晴天”。
罗章红是最近看到网上阿姨的视频后,才知道她“偷师”的故事的。她说,以前每次听到袁阿姨弹钢琴或唱歌,都能感受到她对音乐独有的爱,而现在更能体会到阿姨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,“希望自己也能在以后的道路中坚定前行”。
参考资料:http://www.ztwang.com/news/11244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