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一个县里十个贫” 脱贫之路怎么走
云南昭通:人到人的去处 树到树的去处
杨亚林有一个愿望——让从昭通走出去的八成农村劳动力再回来。
这不是件容易的事,首先要让这儿的人富起来。
2017年,杨亚林从云南省安监局调任昭通市委书记。没来之前,他就知道这里“苦”:11个县区中,只有水富一个县不是贫困县;10个贫困县里有7个还是深度贫困,全市92.1万贫困人口未脱贫。
昭通市面积不大,但人口密度不小。每平方公里有270人,是云南省平均水平的2.23倍,“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”。在县里,许多贫困户久居深山,靠着种点玉米、土豆、果树等农作物过日子。
去年调研中,政府发现,全市620多万人口中,有305万农村户籍劳动力,但其中77.8%以上的人口常年外出打工。大山上发展难,山高坡陡,人均耕地不足一亩。不出去打工干什么?一些农户被迫离乡,近的去了成渝经济圈打工,远的去了长三角、珠三角区域。
昭通市位于金沙江下游,是长江上游最后一道生态保护线。昭通不仅要承担着保护长江流域的重任,还得要让这里的贫困户在2020年实现脱贫。
怎么脱贫成为这里最艰巨的任务。
“搬!”近两年,昭通市政府下决心要实施大规模的“异地搬迁”,不仅要搬,还要集中往城里、县里搬。“异地搬迁”早些年已经“开动”,在离贫困户所住不远的半山腰上,找一个地势较为平缓的区域作为安置点。
但这种安置点过于零散。为了让深山里的贫困户真正走出来,昭通市政府按照“进城入镇、进厂上楼”的方式,让贫苦户“挪穷窝”,到中心城区和县城集中安置。
截至目前,昭通市需要搬迁5.35万户、22.99万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.31万户、18.81万人,同步搬迁户1.04万户、4.19万人。
“异地搬迁”有难度,有的抢着搬下山,有的却舍不得走。
谁能搬谁不能搬?去年,昭通市政府开展“精准找人”,按照“应搬尽搬”的主要标准(集中居住30户左右且贫困发生率高于50%以上、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难以适应长远发展),两万多名干部深入各个自然村,用了五个月的时间,确定可以搬迁的贫困户。
每隔一段时间,杨亚林就会去那些偏远山村里了解贫困户的情况。同时,他要求地方官员做好群众工作,一些干部要是懈怠,他就“喊话”,叫他们停职进山村,待上半年。“让他们自己看看能不能常年住在那种环境下。”
绥江县兆佳坝安置区就是昭通市30个进城入镇集中安置点中的一个,7000多名搬迁人员预计将在今年内搬到这里,政府还要确保一家至少一人有固定工作。
贫困户王淑珍是这片安置区工地上的工人之一,在她的身后,绿色纱网遮住了钢筋水泥的建筑。按照政府规划扶贫搬迁每人25平方米的标准,王淑珍一家将通过摇号获得一套125平方米的房子。
安置点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,在村委领导的介绍下,王淑珍从外地回到绥江县,到建设工地上做工,一个月所挣跟打工时差不多。
“不仅要挪穷窝,还得去穷根。”杨亚林告诉记者,安置区建成后,还需要搭建相关的配套设施、有可依托发展的产业。
此外,昭通市的清洁能源,可以发展清洁载能产业。昭通市有溪洛渡、向家坝、白鹤滩三个水电站,总装机容量3626万千瓦。杨亚林告诉记者,这里电价较低,可以更好地支撑工业进园区的发展,“进城的贫困户要依托这个产业,山上的(农户)要依靠退耕还林、种树种果”,各取所需。
2015年,张光富一家五口和村子里30多个贫困户搬下山,住进离原来两三公里外的绥江县鲢鱼村安置点。过去,家里住的是土房、种的是少量农作物。“路不好、吃水不好”,山高水低,张光富每天下山挑水,都要走四十多分钟的路。
搬到鲢鱼村后,张光富住进了白墙灰瓦的川南民居里,靠政府给引进的半山红李子树苗致富。现在,李子已经成了全村的支柱产业。靠种李子树,农民的腰包慢慢鼓起来。 张光富一家每年靠种李子树,毛收入能达到七八万元。这个村子也在2016年,实现了脱贫。
除了种李子,昭通市还有苹果、竹笋等资源优势,昭通市也在加大生态产业建设力度,要实现种植、收购、保鲜、加工、营销一体化模式助推产业发展。
村民们发现,“异地搬迁”也有助于生态保护。过去张光富住的村子,许多家都种玉米等农作物,一到下雨天,坡上的土就会顺着雨水冲进金沙江里,容易给河流造成污染。种上果树后,树根扎进土里,也抓牢了泥沙,加强了对金沙江的保护。
山上的人往下搬,空出来的地要变成“绿水青山”。昭通市政府实施退耕还林、退耕修复,目前,昭通市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23.55万亩的基础上,计划2020年以前还将退耕还林198.85万亩。“让人到人该待的地方,树到树该长的地方”。杨亚林告诉记者。
但在脱贫致富的路上,摆在昭通面前的还有一个“大难题”:山高坡陡,能有多少适合搬迁的平缓区域?
“这样的地方很有限、很难找”,杨亚林说,不仅要找到平整一些的区域,还要有能匹配产业发展的资源。据当地政府介绍,位于县城边上的兆佳坝安置点,就建在人为平整的土地上。
除了空间有限,交通也是制约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。金沙江两岸的山上,布满了弯弯曲曲的山村公路,车辆绕山而行,小心翼翼地转过一道道急弯,狭窄的车道上,一辆大车就能“堵”上来去的路,“交通不方便,做啥子都不方便。”在王淑珍看来,自家原来住处的交通不便,如果道路再宽敞一些,致富的路子也能更加通达。
中国青年报·中青在线记者 宁迪 见习记者 李翀 来源:中国青年报 参考资料:http://www.ztwang.com/news/1131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