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医美直播大行其道,不少医美项目都在直播间上架、团购。然而,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,医美主播直播时充斥着各种容貌焦虑话术、疑似夸大虚假宣传的内容等,有不少消费者在直播间购买了医美项目后,反映出现了各类问题,直言医美直播“水太深”。(详见本报今日05版)
医美机构在线下打广告、搞促销活动等传统的获客方式成本很高,但一场成功的医美直播,轻轻松松就能引来成千上万人围观,可以短时间、低成本获取大量客源。除了现场能够卖出数量可观的医美项目之外,还可引流大量客源到实体医美机构接受服务。花“白菜价”、抢高价项目,对于顾客也很有吸引力。受这些因素影响,医美直播容易出现供需两旺现象。
然而,医美在性质上属于医疗,所有医疗行为都得遵守医疗法规。按照《医疗广告管理办法》,医疗广告是指利用各种媒介或形式,直接或间接介绍医疗机构或医疗服务的广告。主播和其背后的医美机构之间存在利益关系,在直播间推广销售医美产品,属于医疗广告范畴,应当事先申请医疗广告审查。未经审查,随意在直播间推广医美产品,涉嫌违法。
此外,医美姓“医”,要重点反映在主播的资质上。自己不懂医,如何指导别人的医疗行为?医美主播不能只有颜值没有资质,更不能谁长得好谁就有发言权。妆容精致但毫无资质的主播在直播间大肆承诺某款商品“可以解决一切肌肤问题”“红痘痘几个疗程下来都能根治”等,这类毫无依据的直播语言,极易误导公众并导致严重后果。让主播持医疗资质上岗,是医美直播的基本要求。
确保医美姓“医”,尤其要防范商业促销行为渗透到医美领域。其他商品可以搞福利秒杀、破价倾销,但医美需要扎针、动刀子,安全应该放在首位,须特别防范出现低价低质等现象。等价交易等市场规则同样不能被带到医美领域,所有医疗行为都充满不确定的风险,“一分钱一分货”等观念一旦被带入医疗领域,就极易引发矛盾纠纷。
尤其要看到,医美沾染上市场的坏习气,将置顾客于十分危险的境地。一些医美直播间的价格不仅低于线下售卖价格,甚至已经远低于成本价。医美机构不会做亏本生意,低价抢到客源后,要么使用话术诱导顾客加价升单,要么用次品、假货替代,不管是哪一种套路,都可能让顾客付出惨痛的代价。
医美直播间存在很多乱象,但根源在于相关机构和个人忘了医美姓“医”。把医美服务当作普通服务,把医美药品当作普通商品,让不懂医的主播冒充内行等,都是这方面的典型表现。只有坚守医美姓“医”这根底线,用医疗的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医美直播,该领域当前的乱象才有望尽快得到整治。
原标题:医美直播火爆,切莫忘了医美姓“医”
参考资料:http://www.ztwang.com/news/117156.html